家鄉來電聯絡老父,祠堂日久失修,要求各房男丁出錢維修。老父年事已高,著我奉命行事,但嘗試經銀行匯款不果,最後決定端午假期走一趟,和倆老往梅州行。
今次坐旅遊大巴經沙頭角口岸入境,太子上車直去梅州,旅遊巴坐位寬敞舒適,老人家亦不覺舟車勞頓。
途中看到核電廠
大陸近年大興土木,公路網相續連接,一路不停看到天橋或高架路在興建中。高速公路不是依山而建,是山過山的筆直高架高速公路,真是逢山開路,遇水搭橋,難怪前朱總理也說公路是由錢舖出來的
錯中複雜的高速公路
試了一碗客家肉丸
馬馬虎虎,可以不試
繼續上路,終於到達梅州
梅州市中心,中國典型三四線城市的模樣
一下旅遊巴,兩老馬上被白牌司機纏上,幸運地該司機非常善良,知道兩老未食午餐,先載我們到他推薦的餐廳食飯,門口古色古香的客家飯
原來此店佔地兩棟樓,樓與樓之間以天穚連接
倆老特別肚餓,點了四個菜
客家魚丸,雖然是鯇魚肉打成,魚鯹味尚可接受,泥味比香港的小很多
清炒香麥菜,比香港的爽脆
釀苦瓜煲,加了蕃茄好像 fusion 菜
特色鹽焗雞,一看以為是香港的風沙雞,以為表面的是炸蒜蓉,但一吃發現非同凡響,面頭的配料原來是炸薑蓉。第一次食到有炸薑蓉的鹽焗雞,算是意外收鑊
司機先生非常客氣,坐在旁邊喝茶,就是不起筷
午餐完畢,繼續行程,但今次走的是鄉郊小路,路途比較癲頗,和高速公路明顯不同
鄉郊小路依河而建,沿石屈河經山路進入新舖時,風景可比美日本旅遊勝地蹉峨野,可惜河邊兩旁雜草太高,否則可以多映幾副相為証
倆老原全唔認得路,好彩司機是當地人,用手機和我們的親戚相量一番後,終於找到目的地
老父和龍眼樹
一樓大廳,由於長期無人住,屋內只有簡單的家俬
上二樓
二樓有五間房,每間也有二百呎,可惜全都是空空如也
二樓通往露台的大門
二樓露台
從露台可以看到大門
再上天台
天氣真好
天台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千平方呎
天台俯瞰四處環境
和我上次回來比較,到處都建了平房,密密麻麻
五嬸的孫,小濤,今年七嵗,讀一年班。大陸敎育極力消除方言,小孩在學校規定不淮講客家話,令到老少不能溝通。每次阿媽和他講客家話,他只會用普通話回:聽不懂。阿媽再回:都唔知你講乜,真攪笑,又悲哀。
老爸的袓屋,是祖父留給他的房子,剛好就在祠堂的左面,廚房更和祠堂相連
六月五日早上七時半由香港出發,下午四時多到達梅州,晚上在五嬸兒子文錦老弟家食過飯,見過四叔,摸黑返回袓屋。由於每家每戶都養一兩隻狗,狗隻除了狂吠,更不時衝出路上,令到我們大嚇一跳。平安回到祖屋後怱怱睡覺,卻忘記上天台看星。記得三十二年前第一次回梅州,晚黑天上繁星閃閃,更可看見星河,非常壯觀,至今難忘。
由於買了第二天早上十時回程車票,翌日早上六時多五嬸己經開始祭天。小濤爭著幫手,但攪笑地越幫越忙
五嬸拜天的祭品
小孩子就是貪玩,小濤爭著數錢
小濤的姐,麗娜,十二嵗,小六,負責放紙炮,即炮仗也
祠堂前有一池塘,可惜已是半乾
老爸出錢修輯過的金龍牌匾
雖然阿媽不准我在祠堂映相,但我還是忍不住,在天井映了一張,掛著的燈籠代表我們新增的男丁。五嬸背後就是和老爸祖屋相連的廚房
祭祖後再放一串更大的炮仗
小孩子真天真,未放已經興奮
炮仗太長,唯有放好在地上
倆姐弟同心合力理順一串長炮仗
小濤負責點炮仗,燒完之後再找零星未爆的炮仗再點過
祭祖後再去二伯家,二伯今年八十有八,患有老人癡呆,子女不太會照顧他,境況令人擔心,左排是二伯倆夫婦,中間是五嬸,右排是爸媽
臨走前和五嬸一家拍個全家褔,可惜文錦老弟已上班,尚欠一人
隨便敎了麗娜一下,著她用 iPhone 為我和五嬸也拍一張
的士司機非常凖時,八點半凖時到逹五嬸家,九點半已把我們送到梅州僑社。四處閑逛發現僑社旁是梅州電腦街,一條街都是買 IT 用品,原來梅州又不是真的很落後
阿媽盡最後努力要買豬肉丸回香港,可惜這條是電腦街呀~~